什么是疫苗,為什么要接種疫苗:
疫苗的發(fā)現可謂是人類發(fā)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。
在沒有疫苗的時代,人類面對疾病是處于弱勢,現在看來只是普通的流感,在當時卻足以喪命。
疫苗的普及接種,有效避免了無數兒童身患殘疾和死亡。
世界各國政府均將預防接種疫苗列為最優(yōu)先公共預防服務項目。
疫苗不僅可以保護個體,更重要的作用是進行群體免疫。
當相當一部分人群對一種疾病免疫時,他們就可以為其他一些易感染人群提供保護,使易感染人群也很難感染這種疾病。當整個群體擁有免疫力的人越多,疾病就越難以傳播。
疫苗接種是世界公認最經濟、最方便、最有效的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手段。雖然疫苗也可能發(fā)生不良反應,但其帶來的效益遠遠高于風險。
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疫苗不良反應對人體可能造成的損害,請家長們在接種疫苗前后注意以下事項:
1. 所有疫苗在患兒患有急性疾病時暫緩注射。發(fā)熱期間暫緩接種。
2. 有免疫缺陷疾病或使用免疫抑制劑的患兒,不應接種活的疫苗。
3. 有神經系統(tǒng)疾病的兒童,例如癲癇或腦病,不應給予含有全細胞的百日咳、流腦疫苗、乙腦疫苗。
4. 受種者在接種后應留在接種現場觀察30分鐘,無異常反應后方可離開,如出現預防接種異常反應,應及時處理和報告。
5. 接種當天不宜給寶寶洗澡,應多喝水,注意休息,避免劇烈運動和搔抓接種部位,保持接種處清潔,預防感染。
6.免疫接種后,如果患兒的注射部位出現紅腫、硬痂,可用溫水濕敷,每日半小時,一天3~5次。
7. 經過某種疫苗接種后,如出現嚴重不良反應,如虛脫、休克、痙攣、腦炎或嚴重過敏等,則不應給予以后針次的接種或加強免疫。